“惩戒”考验的是教育信任

中国社评网    发布日期:2019/12/26 19:41:29    浏览566次

日前,教育部发布了《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,对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、惩罚措施等进行了规定。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,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受访家长最认可的教育惩戒方式是点名批评,最反感的是言语侮辱。74.3%的受访中小学生家长支持学校引入教育惩戒制度。(据新华网报道)

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,在教育领域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:自古以来所奉行的“教不严,师之惰”,如今却成为了“管得严,师之祸”。到底该不该管教学生?该用什么方式、管到什么程度?着实让今天的老师犯了难。是什么捆绑住了老师的手脚?是什么让学生对老师失去了应有的敬畏?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转变?

其实,导致这种转变的祸根主要源自两方面因素。一方面是家长的“玻璃心”作祟,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中的“害群之马”惹的祸。

“严管即是爱”的道理人人都懂,只是在面对自己家孩子被“严管”时,道理也就成了别人家的道理。作为家长,疼爱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意。只是这种爱很多时候因为过满过多过重,而导致跨了界、越了位。殊不知,父母和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、发挥的作用不同,由此,他们给予孩子的爱在内容和方式上,也会有所区别,但这并不影响爱的程度和爱的结果。

当前,很多家长因为爱过了头而生出了“玻璃心”。只要听到自家孩子在校受到批评和惩罚,便急于兴师问罪、讨要说法。轻则闹到学校,要求老师做出解释、进行道歉;重则曝光媒体,以舆论压力倒逼学校方面作出退让。这样的行为,怎能不让学校受伤、不让教师寒心?从不敢管到不能管,再到不愿管不屑管,长此以往,教育的责任何在?教育的目标何在?教育的未来何在?最终受伤的,还是一代又一代祖国的未来。

难道中国的家长与生俱来就是这样无理取闹、是非不分?当真不希望老师管教孩子?当然不是。家长之所以会对“惩戒”二字如此敏感,很大程度上是被当前社会上频频出现的一些老师体罚、侮辱、虐待、甚至猥亵学生的恶性事件吓怕了。当看到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、稚嫩的身体遭受摧残,谁还能平静?谁还能淡定?谁还能无动于衷?身为家长,难免在此问题上如惊弓之鸟,稍有风吹草动,便坐卧不安。

这些教师队伍中的“害群之马”,不但违反了法律、惹怒了公众,更损害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,给教育事业和全社会都造成了消极的负面影响。要想让家长坦然,“害群之马”必除。

值得欣慰得是,凡此种种,并没有让国家在教育惩戒问题上因噎废食。相关部门仍以积极、科学的态度来对症施策。把惩戒权交还给学校和老师,让惩戒有规有据,既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,也有助于教师作用的回归。而七成受访学生家长支持教育惩戒制度,也反映出中国家长的理性和智慧,这是他们给予学校和教师最大的理解、尊重和信任。


相关热词搜索:教育信任

上一篇:“三下乡”要下得去上得来
下一篇:善和正义不能靠网络暴力实现